机构: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
作者:杨正旺,谢立昕
报告摘要:
新发基金规模远弱 于往年,偏股型新发基金大幅回落,但偏债型基金小幅下滑。截至目前偏股型新发基金共计发行了2743.72 亿份,平均每日新发14.75 亿份;对比往年来看:(1)2023 年前10 月合计规模为2610亿,自2015 年以来仅高于2017 年的2203 亿份,远低于2015、2020 和2021 年超1 万亿份;(2)2023 年平均每日新发规模为自2014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,仍低于2017 年的16.64 亿份/日。对比2009 年以来的所有基金新发情况:(1)新发基金2015 年受A 股市场情绪波动新发规模大幅增加,且股票型新发基金占比超过90%;(2)自2019 年以来新发基金规模均保持在1000 亿份/月以上,且由于2020 和2021 年A 股的赚钱效应推动基金规模的大幅提升,达到2500 亿/月,但并未像2015 年股票型基金占绝大部分而是保持在60%左右的水平;(3)自2022 年以来股票型新发基金份额大幅回落,但占比维持在30%左右的水平,偏债型基金有所下滑,从2020-2021 年的1095 亿/月下滑至今年的574 亿。虽然偏债型基金亦有所下滑,但相比偏股的下滑幅度来看相对平稳。
市场下行下ETF 新发份额侵蚀主动份额。对比2010 年以来股票型新发基金份额的变化,当市场偏弱时,主动偏股占比较低而股票型ETF 占比持续提升,从2011-2013 年、2018 年、2020 年和2022 年至今都可以观察到此类现象;(1)其中2011-2013 年股票型ETF 占比处于40%左右,但整体份额保持在40 亿份/月的规模;(2)而2018 年和2020 年由于风险事件使得ETF 的发行甚至单月超过500 亿/月,但由于市场调整时间较短,ETF 占比较高时间亦维持不长;(3)沪深300 指数自2021 年2 月高点回落,而对应股票型ETF 的新发份额亦持续提升,占比从5%持续上升至目前的60%左右;市场下行下被动策略或大行其道。
基金份额赎回转正,募资情绪有回暖迹象。(1)对比基金份额净增和市场表现来看,两者呈明显相关,但市场上行时,基金份额增长较为明显;当市场较弱,基金的份额变动波动较大甚至出现大幅赎回。但对比基金的实际赎回(即使基金净值提升下也存在部分份额赎回止盈),可以看到自2016 年以来无论市场表现与否均存在基金赎回现象,仅2016 年9 月不再赎回,后续市场则持续上行至本轮高点;当前来看,基金亦不再出现赎回而是连续三个月开始买入,则从资金变化来看,后续市场将持续上行,因此后续或不再出现赎回压力。(2)我们通常用募资完成额和认购时间来衡量基金发行的情绪:从募资完成率来看,当前为9.46%,略高于去年5 月的6%,但整体维持在9-14%范围波动,目前仍未恢复至2021 年以前水平;从认购时间来看,11 月平均认购时间为16.29 天,连续两个月低于20 天,且从趋势上看,虽然有所反复,但相对于去年5 月高点已经明显回落。后续来看,当前募资情绪已现回暖迹象,但目前仍不稳固,还需进一步观察。
流动性周观察:本周国债收益率为2.34%,环比上周2.38%下降3.9BP,整体维持相对稳定;中美2 年期国债利差为-2.54%,环比上周的-2.66%上升12.2BP,海外流动性的波动对于国内压制略微放缓。本周可观察A股资金,流入端外资连续流出,但融资持续回暖,ETF 赎回减弱且新发回暖;流出端压力减小,股权融资压力持续保持低位,且本周无净减持。
风险提示:数据统计口径误差,经济修复不及预期。